【特展】漂鳥・集-臺灣候鳥展

by KAIYU
0 comment
漂鳥集臺灣候鳥展


臺灣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樣的生態環境,使其成為眾多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靠站或目的地。許多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鳥類也都是候鳥,現在讓我們一同追隨這些候鳥的旅程,深入探究其中的奧秘!

特展資訊

展出日期:2023/07/11~ 2024/06/16(每週一休館)

展出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

全票:每張 30元|半票:每張 15元(本館及古生物館一票共用) (推薦愛逛博物館買會員卡,年票300元)

策展人:林俊聰

延伸閱讀:臺灣博物館定時導覽主題查詢

導覽紀錄

特展有五大展區:細說從頭、踏上旅途、旅途見聞、旅途的盡頭、細思慢想。

導覽員帶我們認識台灣常見候鳥,鳥類的特徵是擁有翅膀,但擁有翅膀的動物,除了鳥,還有像蝙輻。差別在於鳥擁有羽毛和毛細孔,翅膀上有孔洞。羽毛在不同的位置擁有不同的功能,例如飛羽是用來飛行的羽毛。這些羽毛具有明顯的特點,如羽肢不對稱。這種不對稱的設計有助於減少風阻,提高飛行效能;鳥肢會有長短之分,一面是迎風面,迎風面通常比較短,減少受風的阻力。

廓羽則是羽絨衣的主要材料之一。而剛毛則是一種用來保護五色鳥在啄木頭時產生的木屑的結構。

金背鴆的特徵是羽毛上有一圈一圈金色的斑點。另外,五色鳥和金背鴆在腳趾和腳爪的差異上有所區別。五色鳥的腳趾分佈是兩隻在前,兩隻在後,因為牠們需要用腳趾抓住樹木以便敲打木頭,以穩定身體。相比之下,金背鴆的腳趾是三隻在前,一隻在後。

羽毛的構造包含羽枝,其中還有羽小枝,羽小枝們帶有勾子可以勾住。羽毛不僅具有飛行的功能,還有保護色和求偶的用途。

在大自然中,藍色是一種相對較少見的顏色。對於那些沒有藍色羽毛的鳥類來說,顏色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可能涉及到色素的作用,或者是鳥自己的天然顏色。有些羽毛的顏色是通過結構的微調而產生的,依賴光的反射效應。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羽毛呈現黑色,而在有光線的照射下,可能呈現金屬藍色。

鳥類之所以能夠飛行,與其骨骼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鳥的骨骼通常被設計成較輕盈的結構,這使得牠們具有足夠的輕巧度,有助於飛行。鳥類的骨頭中常含有空腔,這進一步降低了整體體重。

舉例來說,鳥的胸骨上可能具有稱為龍骨突的結構。這是一種在飛行肌肉附著的突起,有助於鳥類在揮動翅膀時產生足夠的動力。舉例來說,鴿子的胸骨上有龍骨突,而這種結構與兩側的肌胸肉相連,提供揮動翅膀所需的肌肉支持。

然而,有些鳥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失去了飛行的需求,因此其骨骼結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奇異鳥(Kiwi)和鴕鳥就缺乏龍骨突,因為牠們已經不再具備飛行的能力。

飛行對於鳥類來說確實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因此牠們擁有一些進化出來的特殊生理結構,以確保在飛行中能夠保持高效的氣體交換。

雙重呼吸系統: 鳥類擁有一種獨特的呼吸系統,稱為雙重呼吸系統。這表示無論是吸氣還是吐氣,都有氣體存在於氣襄裡。這種系統使得氧氣能夠在呼吸系統中形成一個不斷流動的循環,以滿足飛行時高需求的氧氣。

  1. 翅膀: 翅膀是鳥類飛行的主要器官,可以產生提升力和推進力。
  2. 羽毛: 羽毛不僅提供動態的提升力,還有保護、隔熱和顏色展示等功能。
  3. 呼吸系統: 有效的呼吸系統確保鳥類在飛行時能夠持續供應足夠的氧氣。

孔子鳥的演化: 孔子鳥(Archaeopteryx)被認為是鳥類的祖先之一,擁有一些特徵介於爬行動物和現代鳥類之間。孔子鳥的骨骼結構、膀膀和羽毛均顯示出飛行的能力。至於如何發展出飛行能力,有兩種說法(陸行說和樹行說)目前尚未確認,但這些理論提供了關於飛行起源的不同觀點。

候鳥的遷徙發現: 1822年,一名德國獵人獲得了一隻長毛鳥,科學家隨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現這種鳥的來源是非洲。候鳥遷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氣候。它們會在氣溫較暖和的地區度過冬季,然後在氣溫變得更適合的地區進行繁殖。

五色鳥的特徵: 五色鳥生活在森林或城市環境,其翅膀較圓且較小,這有助於在相對狹窄的空間中進行機動。這種特徵使它們適應了在樹木之間穿梭的生活方式。

燕歐的飛行方式: 燕歐擁有相對較大的翅膀,利用風的力量進行飛行。這種飛行方式使它們能夠長時間飛行,例如跨越大陸。

老鷹的飛行技巧: 老鷹通常利用熱氣流的循環來實現滑翔飛行。它們在空中翱翔,利用上升的熱氣流,以更有效地尋找獵物。

下述一些有關台灣常見候鳥的資訊,包括過境鳥、迷鳥和冬候鳥:

  1. 過境鳥: 這些鳥類在遷徙途中會經過台灣,就像人開車從台北到屏東一樣,它們會在休息站休息一下。通常一年會來台灣兩次。
  2. 迷鳥: 這類鳥類可能在飛行時感到疲勞,看到小島或停靠的船隻時會在這些地方休息。有時候,迷鳥可能會遠離原本的路線,例如台灣麻雀被觀察到飛往澳洲的事件
  3. 冬候鳥: 對於台灣來說,這些鳥類在冬季來到台灣,但對於它們的原產地(例如西伯利亞)而言,它們是夏季的候鳥。
  4. 黑面琵鷺: 這種鳥類是冬季在台灣的常見冬候鳥,全球有六千多隻,其中四千多隻會在台灣度過冬季。
  5. 家燕: 家燕也是一種候鳥,可能在不同季節進行遷徙。
  6. 斑頭雁: 這種鳥類具有驚人的飛行能力,能夠越過喜馬拉雅山。

以上資訊突顯了候鳥的多樣性和遷徙行為,台灣作為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吸引了許多鳥類在不同季節造訪。

(導覽人員科普台灣人吃鴨肉,原來都是綠頭鴨,但改為人工繁殖,且羽毛都變成白色的了)

彩鷸的小知識,鳥類通常都是公鳥長得比較漂亮,但彩鷸反而相反,母鳥比較漂亮,母鳥生完蛋就會拍拍屁股走人,讓公鳥擔任敷蛋的任務。

  1. 窗殺:
    • 問題:許多鳥類在飛行時誤撞建築物的窗戶,造成窗殺事件。
    • 解決方案:貼圓點、貼紙、或者其他顏色鮮豔的標示,可以幫助鳥類識別窗戶,減少碰撞的機會。此外,調整室內照明或使用窗簾也能減輕窗殺的問題。
    • 特展還放了許多隻被窗殺的鳥展示,現場真的非常有感
  2. 棲地流失:
    • 問題:城市擴張、農地開發等造成自然棲地減少,影響鳥類的生存空間。
    • 解決方案:進行生態保育和棲地復育,確保鳥類有足夠的自然環境,包括建立保護區、城市綠地,以及推動可持續發展。
  3. 夜間光害:
    • 問題:夜間城市照明過度,影響夜行性鳥類的正常生活,也可能影響候鳥的遷徙。
    • 解決方案:合理管理夜間照明,降低光害對鳥類的影響。例如,使用具有方向性的照明、適時關閉照明設施。
  4. 離岸風機:
    • 問題:風力發電風機可能對飛越風機區的鳥類產生影響,導致碰撞風機、生態失衡等問題。
    • 解決方案:科學評估風機設置地點,降低風機對鳥類的影響。也可以通過技術改進、設置警示系統等方式減少風機對鳥類的風險。
  5. 人為活動:
    • 問題:人為活動如污染、非法捕撈、獵捕等行為可能對鳥類造成危害。
    • 解決方案:強化法規執行、推動環保教育、加強巡邏和監控等手段,以減少人為活動對鳥類的威脅。

候鳥變留鳥,留鳥變候鳥。鳥類的遷徙狀態可以因季節、氣候和食物供應等因素而發生改變。有時候原本的候鳥會在某個地區找到了適合的生存條件,而決定留在那裡,成為留鳥。反之,某些留鳥可能在特定季節或生態環境變化下,選擇遷徙到其他地區,變成候鳥。這種適應性的行為有助於鳥類在不同環境中找到最適合的生存條件。

圖片的小茄子本來誤食吃了毒藥的老鼠,被人類救助野外後,原來的留鳥就變候鳥了。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一種科學研究的方法,其中非專業的公眾參與到科學實驗、資料收集、觀測等活動中,以協助科學家進行研究。這個方法也可以與候鳥展相關聯,提供多方參與、資料蒐集、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機會。

以下是公民科學與候鳥展相關的一些建議:

  1. 鳥類觀測: 鼓勵參與者在候鳥展期間進行鳥類觀測,特別是對於出現在特定區域的候鳥品種。公眾可以記錄所觀察到的鳥類種類、數量、行為等資訊,這些資料對於了解候鳥的遷徙模式和分佈情況有所幫助。
  2. 教育活動: 在候鳥展中舉辦公民科學的教育活動,介紹參與者如何參與鳥類觀測、如何記錄相關資料,以及這些資料如何被應用在科學研究中。這有助於提高參與者的科學素養。
  3. 數位平台: 建立數位平台或使用現有的公民科學平台,供參與者上傳鳥類觀測資料。這樣的平台可以提供一個中央的資料庫,供科學家和公眾檢視、分析和利用。
  4. 資源分享: 提供相關的資源,包括鳥類辨識手冊、觀測記錄表、線上課程等,以協助參與者更好地了解鳥類並進行觀測。
  5. 社群參與: 鼓勵形成鳥類觀測社群,分享經驗、知識,並互相支援。這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在地社區活動等方式進行。
  6. 資料應用: 將公民科學所收集的資料應用在實際的候鳥保育和管理中。科學家可以分析這些資料,以更好地了解候鳥的生態需求,提出相應的保育建議。

透過這些方式,公民科學可以有效地與候鳥展結合,促進公眾參與、科學教育,同時為候鳥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

延伸閱讀:【特展】林野 力的交界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

three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