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捷克城堡與堡邸|不用飛捷克就可以看到當地展品

本次特展展出捷克歷史、地理環境及重要的文化珍藏,包括知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布拉格城堡」及「切斯基庫倫洛夫城堡」等。透過建築、庭園、內部裝飾、古堡百餘張珍藏影像及博物館重要藏品(如武器、畫作、珠寶、冠冕、服飾、貴族餐具、彩繪瓷器、樂器等),帶領觀眾探索歐洲自中古世紀以來於城堡中所孕育獨特的藝術及文化意涵。(本文取自臺灣博物館

這次只有展五個半月,沒有機會去歐洲,只需要花 30 元就可以看到捷克在地堡邸及當時文化,展出內容非常豐富,從當時的人居住的環境、交際應酬、服裝儀容及文化內容,展出非常全面,展出物品也是從捷克博物館出借展出,十分難得!

臺灣博物館地址、門票費用、交通資訊

城堡與堡邸的差別

首先要介紹一下,有關展出主題:城堡與堡邸的差別。

城堡 (Castle)

功能

主要是防禦性建築,具備軍事用途。城堡通常位於戰略要地,用來防禦入侵或攻擊,並保護居住其中的貴族、士兵或居民。

設計

通常有厚重的城牆、箭塔、吊橋、壕溝等防禦設施,結構上以堅固和保護為主。

歷史背景

城堡主要見於中世紀歐洲,由貴族和國王所建,用來控制領地、保護財產並作為軍事據點。

堡邸 (Manor or Mansion)

功能

主要是住宅性建築,供貴族或富有家庭居住,強調生活的舒適與豪華,而不是防禦功能。

設計

通常是大型的住宅,配有寬敞的庭院、花園,內部裝潢精緻。沒有像城堡那樣的防禦性設施,更多注重美觀和居住便利。

歷史背景

堡邸多見於文藝復興或近代,隨著社會穩定,貴族和富豪逐漸從防禦型建築轉向舒適豪華的居住空間。

總結來說,城堡以軍事防禦為主,堡邸則是豪華的住宅,兩者代表不同的建築用途和歷史時期。

捷克城堡與堡邸 導覽介紹

捷克的土地面積是台灣的兩倍,但人口只有台灣的一半。開幕典禮時,捷克經濟部長表示,城堡與堡邸在捷克的地位,就像廟宇在台灣一樣,隨處可見。

過去的捷克曾被稱為波希米亞王國,並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後來經歷斯洛伐克、捷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等時期,曾被納入俄羅斯的影響範圍。城堡與堡邸主要是貴族和社會精英所居住的場所,兩者功能不同。此次特展中的珍貴文物,來自捷克國家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局,這些機構提供了展品。古蹟所有人在修復過程中,每修復一磚一瓦都必須向文化資產局報備。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的城堡,既是貴族的養成之地,也具有娛樂和彰顯社會形象的功能,這些特色在本次特展中有所展示。盾牌的三面設計象徵著波希米亞、西里西亞和摩拉維亞的領地,盾牌也像是企業的品牌或logo,標示著一個家族的身份。

區域中心和地標

🔺歷史年代表展示了從12世紀開始,國王獲准建造城堡的時期。

🔺最早的城堡多建在山坡的高處,以便觀察敵情,後來隨著戰爭與社會的變遷,部分城堡逐漸轉變為豪華的堡邸。

🔺歌德風建築,尖尖的塔,為了要接近神,所以建得高高的。

🔺城堡不僅是區域的中心與地標,也是彰顯貴族財富與權力的象徵。

🔺當時的畫家大多創作宗教畫,但也有特別的畫家如菲德里克,專畫地景與風景,這些作品經常裝飾於貴族的宅邸中。

庇療護所與要塞

🔺捷克國王雖然視力不好,幾乎失明,仍然參與戰鬥。貴族們為國王效力,這一傳統延續至今。

🔺當時戰爭的護具

🔺13 世紀火藥的發明,對戰爭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促使城堡轉變為更舒適的堡邸。火藥筒上通常會刻有一個家族徽章或標誌(logo),這些標誌屬於某個貴族或伯爵,用來表示所有權及身份。在城堡時代,武器和火藥的發明與使用是貴族身份的重要象徵,許多貴族會在其使用的裝備上刻上家族的徽章。

🔺浮畫通常是木材製成,採用淺浮雕的技法,在波西米亞區相當常見。這種藝術形式不僅展示了精湛的雕刻技術,還記錄了當地歷史與文化,尤其是與戰爭相關的內容。透過這些浮雕作品,人們可以看到從中世紀以來歐洲持續的戰爭經歷和貴族的責任。

在中世紀,戰爭被視為貴族和軍事精英的使命。他們的生活不僅與政治和權力緊密相關,還需捍衛領土和家族的榮耀。這些淺浮雕作品通常描繪戰鬥場景、騎士精神及貴族的勇氣,表現出當時社會對戰爭的崇敬與期許。

捷克城堡與堡邸精選

🔺營幕可以互動,找出位於捷克各地的城堡與堡邸

貴族擁有的財產中,僅保留少數,而大多數最終歸還給國家。這反映了歷史上的財產分配制度,特別是貴族在後期逐漸喪失對大部分土地和財富的控制。

展覽中設置了互動牆,展示了捷克的140處城堡與堡邸,讓參觀者更深入了解這些建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互動牆中顯示的圖片呈現了其中的37處,代表了捷克這個內陸國家的多樣性。捷克四周被其他國家環繞,從歷史上來看,它一直在不同勢力的影響下變遷,這些城堡與堡邸見證了貴族的興衰及國家歷史的變遷。

🔺左為卡爾什泰因當時油畫,右為模型圖

卡爾什泰因城堡(Karlštejn)模型展示了這座歷史悠久的石頭城堡,其名字象徵了石頭城的堅固與穩定。這座城堡建於山的高處,主要是為了防禦敵人的侵襲,地理位置選擇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水資源在這座城堡的設計和維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確保了防禦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卡爾什泰因城堡由查理四世於1348年建造,同時期還創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查理大學。查理四世的遺產還包括查理大橋,這座橋的雕像之一據說能帶來好運,許多遊客因此特意去觸摸它,祈求順利與祝福。

堡主

堡主是波西米亞的貴族,他們的地位通常源自於王室的隨從,逐漸發展成為領地的統治者。這些貴族的教育非常注重男子的培養,尤其是在年輕時期。成年後,貴族青年會進行“壯遊”,即前往各國進行遊歷,學習外國的文化、技藝與政治智慧,這是他們成熟的重要標誌。

壯遊結束後,這些貴族通常會承擔重要的王國職責,如成為行政長官、軍職官員等。他們的任務不僅包括管理自己的領地,還要為王室服務,捍衛國家的利益,並參與政府決策。這種培訓模式將貴族塑造成具有多重能力的領導者,在軍事、行政和外交上發揮關鍵作用。

🔺當時城堡的描繪圖

🔺貴族在城堡會建造私人禮拜堂,有一張圖片,是講禮拜堂,非常華麗。

契斯基和波西米亞的城堡和堡邸在不同時期經歷了多次改建,每次改建都反映出當時的建築風格和歷史背景。其中一個特別的例子是五層式的設計,這樣的結構在當時顯得獨特且富有層次感,體現了城堡和堡邸的多重功能。

巴洛克風格在這些建築中尤為突出,特別強調奢華和對細節的關注。在歐洲的許多巴洛克建築中,可以看到與自然相融合的景觀設計,庭園中常會有雕像和「奇花異草」,這些雕像通常是神話、宗教或歷史題材,象徵著美學與權力的結合。這種雕像裝飾成為當時貴族展示財富和品味的重要手段,使整個堡邸在外觀上既雄偉壯麗又富有藝術性。

兩大貴族家庭及其紋章

🔺施瓦芩貝格家族在王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一生致力於服務王室。喬特克家族則在經濟方面有顯著影響,曾擔任財政部長,並且是貴族中的重要人物。金羊毛是當時重要的貿易品項,其進口非常困難,通常需要有人去世才能遞補名額。

紋章是每個貴族或王國的重要標識,代表著他們的身份、血統和地位。這些紋章通常會出現在貴族的戰袍、旗幟和盾牌上,成為貴族家族的象徵。在設計上,紋章具有多樣性,但通常以簡單的幾何圖形、鮮明的顏色和特定的象徵符號為主。

每個紋章的元素都有特定的意涵,例如盾牌代表防護與力量,而王冠則象徵著貴族的高貴與權力。扶手部分通常與家族的歷史或傳統有關,而上面的祝福語則增添了神聖性與尊嚴感。這些紋章的組合反映了貴族家族的歷史背景、榮耀和信仰,並且在戰爭、外交和社交場合中彰顯出他們的身份和地位。

居住空間

🔺城堡的居住空間雖然以防禦功能為主,但也兼顧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室內的佈置相對簡單實用,重點是保障安全。當時,供暖系統在城堡中尤為重要,尤其在寒冷的季節,爐磚成為了主要的供暖設備,這些爐磚不僅實用,還有些帶有精美的淺浮雕,為生活空間增添了藝術氣息。

掛毯在居住空間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裝飾功能,它們還有實際用途,能夠吸收熱量並保暖。當時的家庭日常生活相對樸實,男人忙於記帳或處理日常財務,女人則專注於織布等家務活動,而小孩們則在一旁讀書學習,這種場景勾畫出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家庭畫面,顯示了城堡內家庭成員的各自分工。

室內陳設

🔺室內陳設,保護王室的古物,鎖是兩層鎖,相徵性的鎖,有貴族的標記在上面。

🔺爐磚後來被裝飾上了淺浮雕,這些浮雕通常描繪了弄臣和聖溫沙斯拉斯,他們在保護國家方面有著重要貢獻。這些爐磚是展覽中最古老的展品之一,中歐地區的爐磚經常裝飾有獅子和玫瑰圖案,其中獅子的身體和蠍子的尾巴常見於裝飾中,四面則刻有祝福的文字,這些裝飾不僅具有實用功能,也象徵了對保護者的敬意和祝福。

🔺地磚

私人娛樂

🔺私人娛樂方面,貴族的養成包括王室保護和軍隊訓練。

🔺西洋棋是一項常見的貴族娛樂,棋盤的深色格代表日耳曼,淺色格則代表羅馬。

🔺紫檀木製成的信箱在貴族家庭中也很常見,這些信箱不僅是書信的存放處,也反映了貴族對書信的重視。旅行中,寫信被視為重要的社交和文化交流方式,這與貴族的教養和國際連繫密切相關。

歐洲的瓷器製作最初受到中國瓷器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也發展出自己的瓷器技術。邁森瓷器廠是全歐洲第一個瓷器廠,該廠的上釉技術使得瓷器可以呈現出多種不同的顏色,並且通常會注重構圖和場景的細緻表現。

🔺小朋友正在看萬花筒

🔺展示了女士(可能是家庭教師)與少女一起整理衣著,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情景。

🔺左:印章材料,很珍貴;右:寫信的文具盒,墨水。

🔺左:貴族家裡才有的雪花膏時鐘,沙發椅腳都不一樣。右:扇子,庭園場景,畫的,16世紀從東亞傳過去的。

🔺歐洲小時因都裝扮成女生,但三個人都是男生。騎馬當休息活動。

學習:城堡圖書館

🔺最美麗的天文書籍

🔺貴族養成,其中一個重要顯擺的一項就是:私人圖書館。要邀請其他貴族一起提昇文學素養。

虔敬信仰

🔺宗教方面,歌德風格的建築中,翡迪南一世正在跪在這裡,接受加冕成為國王的儀式。

🔺羅馬彌撒書,1686年出版,擁有皮革封面和裝飾性的鉤子,這本書主要用於指導彌撒儀式的禮節。它的皮革封面和鉤子設計使它顯得十分珍貴,此書由比利時出版。

🔺洛可可風格的聖體光座;洛可可風的太陽之光,望彌撒,耶蘇的聖體呈現,紅色寶石象徵。

🔺念珠,配有聖母瑪莉亞和基督的紀念章

狩獵、飼育與拳養寵物

🔺打獵是貴族間重要的社交活動,農民通常不被允許參與。公主也會參與打獵,她在堡邸養了不少動物,會放出兔子讓狗狗去打獵。

🔺現今最古老的蛋彩畫是用蛋白與油畫混合成顏料來創作的。畫作中的女士手上拿著一隻戴著帽子的老鷹,這種設計旨在減少老鷹的緊張感。

🔺貴族休閒活動,學射箭打獵,秋節重要活動,後來變比賽。

🔺蓋住老鷹的鷹帽

宴會活動

🔺在中歐,宴會活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場合,涉及聯誼與解決問題。宴會上的衣著、餐點和餐具都必須符合嚴格的禮節。

🔺盤子:通常使用錫器製成。喬治途龍的盤子上常常刻有殺龍的圖案,因為在西方,龍被視為不吉利的象徵。蠟臺:雙手舉高的蠟臺用來放置蠟燭。這些蠟燭製作精緻,通常使用蜂蠟,非常昂貴,只有貴族才能擁有。

🔺啤酒杯:上面刻有舊約聖經的浮雕,反映了當時的宗教和藝術風格。

咖啡:17世紀,咖啡與茶和巧克力並列為流行的飲品。

🔺玻璃器皿:捷克水晶有400年的歷史,常用於製作帶有國王、王后和貴族頭像的玻璃器皿,呈現出一種霧狀效果。

🔺現場還有小朋友可以創造的城堡

音樂文學戲劇與舞蹈

🔺在中歐,祭典和慶典是宮庭文化中的重要傳統。這些活動通常包括音樂表演,劇曲家和劇作家會創作和演出作品,之後鋼琴曲目會被出版,以紀錄這些文化盛事。

🔺堡邸中的劇院:許多堡邸內設有劇院,以供貴族舉辦各類表演和娛樂活動。例如,在2011年的巴洛克藝術節上,戰爭與和平的場景被呈現在劇院中。有時,這些演出會由專業演員完成,但有時貴族本身也會參與表演。

🔺這套戲服,胸前有凡妮沙的圖像,裙子有裙撐,衣料依然漂亮

🔺角色設定圖與樂譜

珠寶首飾

🔺珠寶首飾中的綠松石是通過大航海時代的貿易進口的。這些珠寶通常包括吊飾,這些吊飾不僅美觀,還有護身符和聖物的象徵意義。有些珠寶上刻有肖像,這些珠寶往往具有很高的價值。

貴族:形象與威望

🔺公眾形象對於貴族來說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因此他們會收藏藝術品以提升自己的聲望。

🔺歐洲的紀念幣創始人魯道夫二世就是一個例子,他通過藝術品和紀念幣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保琳娜公主
保琳娜公主涉獵了許多藝術,並花了大量時間陪伴女兒,但她 36 歲就過世了。她的藝術貢獻及對家庭的重視,深刻影響了她的時代。

🔺喬特科夫
喬特科夫領主身穿紅色禮服,這使導覽老師想到台灣的總督後藤新平,他在台灣進行了基礎建設工作。這幅油畫像展現了喬特科夫的風采,也與後藤新平在台灣的貢獻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貴族家裡的客廳

不用飛出國就看得到捷克的藏品

捷克與台灣非常相似,台灣對文化保存的意識很早就已經建立。台灣博物館計劃於2027年赴捷克策展,以推廣台灣的文化和歷史,讓捷克人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文化遺產。門票只要 30 元,有夠香的,透過本次展出,了解捷克城堡與堡邸,本次展覽的藏品,真的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了解捷克貴族對外形象與教育與休息娛樂,趁展出還有兩個月,趕快來看展覽吧


臺灣博物館的其他導覽紀錄

臺灣博物館的歷史與建築

臺灣博物館|常設展|博物臺灣|自然·臺灣|浮生·臺灣|礦物、生物、人文、歷史通通有|

【常設展】發現臺灣 – 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228和平公園植物導覽|臺灣博物館樹種介紹|松鼠們的開心果園|台灣景觀植物介紹

【特展】漂鳥・集-臺灣候鳥展

【特展】Kialreba重返霧臺:臺博與當代霧臺魯凱族的對話(本展已結束)

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導覽紀錄

只要20元|台灣博物館|南門館|南門館歷史與建築|認識臺灣樟腦重鎮|紅樓|小白宮

【常設展】煎熬時代|樟腦No.1|台灣博物館|南門館|門票20元|帶你認識臺灣樟腦

台北博物館導覽紀錄

省下 300 元!每年只有五天!「免費」參觀故宮博物館!導覽app下載

長榮海事博物館|我來當航海王了|寓教娛樂|親子共遊景點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