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這是中國人飄洋過海來到北部發展,暨新莊及萬華後,落腳的地方,當時的同安人,也是因為在萬華鬥不過另一波同鄉勢力,只好轉戰到大稻埕來發展,卻沒想到淡水河沙汙積得特別快,後來的新莊與萬華逐漸沒落,大稻埕硬是變成一支獨秀,越來越火熱的發展。
本次參加了史蹟趴趴 go 活動,這活動已經舉辦 17 個年度,沒想到我是今年才參加,免費參與,透過功力深厚的老師,帶我們認識台北城,透過本次活動「大稻埕找茶、品茶踏茶」路線,,除了可以認識台北城外,更了解大稻埕歷史與茶的關係。
史蹟趴趴 go 活動起跑


🔺活動開始就先送上參加禮,毛巾一條,還有古典美女唱歌,活動有導覽機超讚
大稻埕:茶葉與歷史的交織
大稻埕曾是台灣茶葉的最大出口與集散中心,繁榮的茶葉貿易讓這裡成為重要的經濟樞紐。講到大稻埕,就要先提一下台北城。
西門

🔺西門是台北唯一被拆除的城門,名為「寶成門」,現今西門捷運站四號出口的玻璃纖維裝置藝術,象徵著這座已逝的城門。(圖片來源:googlemap)

🔺今日導覽老師:陳國雄。老師自身有開設茶行,並且在台博館等單位擔任導覽志工。他的導覽活動大多圍繞在大稻埕,讓人們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和茶文化。


🔺我們是從西門町出發,就從西門町到大稻城,了解台北城的地理位置觀念,

🔺台博館鐵道園區與北門的歷史,圖片是北門一號出口處
北門
我們從西門搭一站捷運來到北門,一出北門,就有許多歷史建物,老師一一向我們介紹。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曾是清朝劉銘傳所設立的機器局,台灣的工業化正是在此起步,這裡生產槍彈與火藥,為台灣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北門捷運站開挖時,發現了許多機器局的遺跡,結構保存得相當完整。北門是台北唯一一座從清朝保留至今,未經改動的城門。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台北城的其他城門大多被改造或拆除,唯獨北門得以保存,成為見證台北歷史的重要遺跡。


🔺美國大使館(新、舊照)
五二四事件,又稱劉自然事件,是 1957 年一宗示威事件,發生於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所在的臺灣省臺北市(現臺北直轄市)中華路。 本案為臺灣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少有的幾次反美事件之一,亦為臺灣戒嚴時期罕見之大規模示威活動。 5 月 24 日,遭群眾闖入的美國大使館。(資料來源wiki)

🔺台北城的交通與貿易樞紐
新莊、艋舺和大稻埕這三地,曾是台北最重要的貿易中心,而北門則是這三地會集的交通樞紐。從清朝到日治時期,這裡都是往來的必經之地。透過淡水河的水運,台灣與外界的貿易繁榮發展,不僅運送建材,也成為茶葉、木材和樟腦等產品的出口中心。
日本人擴建大稻埕的砲兵工廠,成為台灣工業擴展的起點。建造台北城時,建築材料主要依賴淡水河的水運進行運輸。水運成為當時運送建材和物資的主要方式。

🔺除了建設材料,茶葉出口也是透過淡水河進行,進口材料亦然。當時為了船隻的平衡,會使用壓艙石來保持穩定。大稻埕的河岸上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石頭,這些壓艙石後來成為當地的歷史遺跡。

🔺上面這本是老師的珍藏:明治 33 年的法文書。台北周圍的山區過去多種植茶樹,隨著茶葉需求的增加,高大的樹木被砍伐,轉而用來種茶。然而,由於東北季風的影響,茶樹的生長狀況並不理想。
當時台灣的茶葉最初是在南港種植,後來擴展至坪林一帶。許多家庭在住家前後都種植茶樹,像普洱茶等品種也逐漸發展起來。
在清朝時期,台灣的茶葉出口非常興盛,當時有約 70% 的茶葉外銷至國外,到了清末,這個比例降至約 50%。中國是台灣茶葉的第一個出口市場。遠洋船(如圖所示)不僅運送茶葉,還運來壓艙石,這些石頭後來成為當地建設的材料,因為從中國運來的磚塊價格相對便宜。

紅頭船是台灣內陸常見的船型,主要負責在島內運送貨物。
淡水河是由新店溪與大漢溪匯流而成,大溪出產的茶葉就是經由淡水河運送至出口市場的。
1860 年,基隆港正式開放,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港口。大輪船可以直接進港,小型船隻則負責接駁貨物,將茶葉等商品運送到不同地區。這標誌著台灣茶葉貿易進入了新的階段,茶葉不僅出口到東南亞,還進一步拓展到歐美市場。當時,台灣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成為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大稻埕周圍的洋行或領事館
台北郵局


🔺左圖為:台北郵局舊照與新照對比;右圖為:本來雙子星要蓋在台北郵局後面
國民政府來臺,不夠住的結果就是,繼續往上擴增變違章建築,都不去建設新的,連士林官邸,老蔣住的也是加了違章建築。
台北車站

🔺劉銘傳與鐵路建設
劉銘傳修建了台灣第一條鐵路,從基隆通往新竹,途中經過新莊,但因為地形起伏大,鐵路運行效率不佳。後來日本殖民政府改道,將鐵路改為經過萬華,萬華也因此成為當時最繁華的區域。(壁畫在這)

🔺中興醫院是台北車站整一代車站,第二代在館前路,野村一郎建的,達官貴族搭火車,下火車看到台灣博物館,看到很氣派。

🔺老師真有心的準備:四代台北車站照片
清大稻埕商埠

🔺清大稻埕商埠
德國代表處特別發掘出這個歷史遺跡,並在當地立碑做雕刻,象徵德國在台灣的歷史足跡。這也代表了當時德國領事館在大稻埕的重要性,見證了台灣與外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商埠碑在這)


🔺德國領事館舊照
貴德街

🔺大稻埕的洋行與商埠
大稻埕曾是台北重要的貿易和外商聚集地,德記大樓便是當年德國德記洋行的遺跡,當時經營茶葉、鴉片、軍火與樟腦等業務。貴德街是當時的洋人街,沿街有許多著名的茶行,包括吳火獅與陳天來的茶行。這裡也是劉銘傳進行台北建設的核心地區之一,許多外來洋商在此定居經商。(德記洋行變洋記大樓)

🔺高峰百貨原址的解說牌

🔺這是當時畫「林絲緞」的畫室
台灣第一個裸體模特兒的畫室位於大稻埕。這位模特兒名叫林絲緞(原名卓士段)。林詩段在當時的藝術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的畫室成為了藝術創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千秋街以南京西路為界,曾經是商業繁榮的地區。建昌、港町文化講堂的前身是南星茶行,原來的門口就設於這裡,後來改為全祥茶行,近期又轉手。文化講堂每周六都會舉辦台灣文化學會的講座,連戰的祖父早期也曾在這裡撰寫文章。(照片地點)

🔺莊協發故居 aka 雜貨店兼講堂(故事請點)

🔺軟樓,建築物,都是木頭構造。

這個貴德街的四個角落,有好多故事。其中一個角落,住有:吳文秀,第一個把茶葉推出國,到法國展覽,是國父興中會的會員。

🔺李臨秋故居,忘春風的作詞人。
陳天來故居

🔺右圖拍攝自:長榮海事博物館-探秘海洋台灣古建築—李乾朗古建築手繪圖特展(參觀心得)


🔺陳天來故宮最美的部分是其背面(現正整修中)。正面的陽台可以俯瞰淡水河及觀音山。


🔺這裡曾經用作交際場所,日本總督曾經來此拜訪。花園旁邊原有一條小運河,物品運送主要依賴船隻。

🔺隨著時間的推移,陸地逐漸填平。
這條路是西寧北路,導覽結束,我問老師,什麼時候填平的,原來是國民政府來之後填平的。

🔺李乾朗老師的畫作,彎進來的那條小河,就是被填平的西寧北路,找找陳天來故宮在哪。

🔺陳天來故宮剖面圖
一路上路過,現在最熱鬧、最多人的迪化街,老師也說著這邊的故事。城隍廟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神明密度,每46坪內就有六百多尊神像,其中不少神明來自中國。儘管廟內的金火旺盛,但在地老闆不願意擴大廟的規模,因為擴建可能會導致財源分散,影響廟的繁榮。
永樂市場最初是市民購買蔬菜的地方,後來轉型為布料及相關商品的市場。春風得意樓是由蔣滑水創立的,義美食品則位於蔣渭大安醫院隔壁。大千百貨是台灣第一家裝設手扶梯的百貨公司。
有記名茶

🔺接著我們來到有記茶行
有記茶行是保存製茶、烘茶、焙茶設備的良好場所之一,屬於安西人家族,大部分成員姓王。這些設備保持了傳統的茶葉加工技術,是了解台灣茶文化歷史的重要見證。

🔺茶葉的製作與分類
台灣的茶葉品種多樣,根據發酵程度不同可分為綠茶、烏龍茶與紅茶。不同的製茶過程,賦予茶葉不同的風味。


🔺在大稻埕,茶行使用的焙火技術尤其講究,茶葉烘焙的火候對風味影響極大,一旦火候不佳,茶葉便可能變苦。台灣的包種茶以輕焙火最為著名。


🔺碳焙間是指專門用於碳焙茶葉的老式茶廠。

🔺這些茶廠的碳焙過程不使用明火,而是依靠碳火的微弱熱量進行焙烤,這樣可以帶出獨特的碳火香味。儘管這種工藝較為傳統,但一些茶廠仍在使用這種方法來保持其獨特的風味和品質。

烘火是製茶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步驟之一,要求完全避免煙霧和明火,這樣才能確保茶葉不會有苦味。若茶葉有苦味,通常是因為烘焙過程中產生了煙或火。
台灣的包種茶以其輕烘焙聞名。在製作香片時,常常會加入茉莉花來增添香氣。然而,由於茉莉花較為昂貴,製茶師會先使用價格較便宜的花種進行初步烘焙,然後再用茉莉花進行多次(通常九次)的烘焙,以確保茶葉能吸收花香並達到理想的風味。

🔺大家在喝涼涼的冷泡茶,真的好喝
二二八事件引爆地

🔺228事件的導火線
228 事件是在民國 36 年 2 月 27 日發生,當初有個在這邊賣煙的額婆,煙當時是公賣,阿婆賣私煙,當時國民政府剛來,管理不是很好,軍人當時在這邊吃飯,因為口氣不好吵架,當時天鬥茶行,張天馬在永樂做辨識,林共秋是他底下做事的,天馬茶行當時很知名,當時子彈走火,中彈的人是從天馬茶行的客人,當時的人就鬧大,但僅限大稻埕傳聲,但有心人開始傳說國民黨軍隊打死人,越傳越兇,當時公賣局聚集一堆人,起火打鬧,從此台灣展開 228 的序曲。(紀念碑在這)

🔺當事天馬茶房
法主公廟

🔺現在的法主公廟
法主公廟被許多人稱為茶神廟,原本由永春和安西人帶來台灣。這座廟最初位於一條道路的中央位置,但隨著道路擴寬,廟的位置成為了問題。最終,為了保留廟宇並適應周圍環境,決定將其架高至樓上。這樣的安排讓廟宇能夠保持其歷史和文化價值,同時適應現代城市的發展。(法主公廟在這)

🔺當時的法主公廟
旁邊也有萬里紅食堂,喝咖啡的地方,還有黑美人酒家。以前的大稻埕不只重慶北路,雙連也是算大稻埕,當初有個北署,也有南署,南署是中山警察局,本地人最多在北署,在大稻埕處,台語叫”茶寮阿”。
五天五夜講不完的大稻埕
茶餘飯後,就是在形容:茶是一個休閒娛樂,交朋友的東西。大稻埕不僅是茶葉貿易的中心,還承載著台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軌跡。確實如老師所說,光是要講大稻埕,講個五天都講不完,何況大稻埕除了可以講歷史,又可以講建築,還有通多的名人故事,可以說,更有著歷史事件可以深入探討。
台灣自己就是一塊很有趣的歷史寶島,近兩百年內歷史各式人 種的統紿與殖民,還有近代故事可以訴說,答應我,除了了解國外歷史,我們一起關心台灣這塊的歷史人文吧。
台北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景點
【台北導覽】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剝皮寮故事|剝皮寮美食|親子景點
桃園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