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土 紀錄片:觀影心得

什麼是種土?種稻、稻水果、種蔬菜,大家都可以想像,會種出什麼植物出來,但什麼是種土?原來,好的土質,都是需要培育,台灣長期種植的土地,農民大多都會使用很多的農藥來壓抑,防範植物生物、蟲害增多,進而增加農作物的生產。種土也並不是一年就會好,培養出好的土質需要多年養育。

種土,取其名,就是把土質養好,重新養出一批沒有農藥,滋潤且肥沃的土壤,讓農作物可以靠土壤的養份,不依賴農藥或肥料,依然長得頭好壯壯,達成有機農作物。

種土 紀錄片的主角,圍繞在兩個人身上,一位從高科技辭職的農人「阿仁」,阿農在台南租下一塊土地,用自己的想法,打造出理想中的土壤,全家跟隨著阿仁南遷,支持著阿仁的想法,一起協力阿仁,想把種土推廣出去,讓更多的農民來使用這批有機土。

然後,土壤一原料,都是從各菜市場、水果店或公園取得,無論是葉子、果皮、樹葉…等等,這些本來就不要的廢棄料,上面有著避也避不開的塑膠製作,尼龍繩、防撞傷包材,甚至是柳丁上面的標籤,為了這些一百年也無法腐化的塑膠,全家只能陪著跟著阿仁來撿這些,怎麼撿也撿不完的”垃圾”,就只是為了讓成品好的土壤,銷售給別人不會有這些塑膠。

另一位主角是「安和哥」尊崇自然,把家裡的棗子園,透過自己復育土壤,打造成有機生產,無施灑農藥,為了防範病蟲害,毛毛蟲也要自己抓,家裡的人除了安和哥,幾乎都對毛毛蟲過敏。

雖然從事農業工作,很曬也很熱,但全家人依然支持著安和哥,只是安和哥不再年輕,想把家裡的事務,交棒給自己的女兒,安和哥想把自己永續土地的觀念與想法,傳承給女兒,希望他們可以把有機農產品推廣並綿延。

但是,事情真的像憨人想得這麼簡單嗎?沒有經過考驗,就感受不到豐碩的果實,只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連果實都沒吃到,就……。

󠀠

󠀠󠀠

電影播畢,因為是特映會,有讓觀影的人發表觀影心得。當然,大家都被畫面震撼到,發出的心得,大約都是減少塑膠的使用,並要愛惜自己土地的想法,可能我比較務實?想的卻是另一派的想法,減了塑膠使用,大家有想過,你有幾件衣服天天穿?你有幾雙很少穿的鞋子?你有多少個包包?還有,有機農業,可能會讓你的吃的東西、你採購的農果,成本增加一倍,大家都可以接受嗎?看完電影,腦袋被塞滿好多的想法,真的快要爆炸了。

事前並不知道有這個紀錄片,本片一樣是”無米樂”導演,顏蘭權的作品,導演真的很會拍在地正在發生的事。原來種土,是種出好的土壤,真的推薦大家進電影院,看一下你我身邊的土地,它正在發生的抵事,與土壤原來有這麼多要注意的事情。

現在電影正在上映中,趁著還有在播放,趕緊進電影院支持吧。

粉絲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