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粉絲應援活動:一日應援工作人員實錄|我是 H.O.T. 粉

今年三月,我追了 20 多年的韓國偶像始祖團 H.O.T. 張佑赫來台灣開 FAN-CONCERT,這機會真的很難得,之前要不是人不在台北,不然就不在台灣,總算找到機會可以在台灣追星了,不用出國,就一定要追星追起來!而且這次機會,也是繼 2018、2019 年在首爾舉辦的合體演唱會後,總算再次追到星。

老阿姨追星真的很不容易,除了年紀已經不是那個青少年,外加每次要講出自己追的團,總是不好意思,畢竟老阿姨已經不再是小年輕,也應該沒有多少人聽過這個團了,實在是哈茲卡細。見面會價位並不便宜,好在老阿姨已經有賺錢錢了,也不在是那個小年輕要殺豬公才有錢,這次就去好去滿,外加體驗了一次,原來粉絲後援會是這樣運作的,原來這就是粉絲應援活動。

埋伏在 H.O.T. 台灣 line 群裡面好幾年,也因為歐巴們已經暫少在活動,社群裡面丟出哥哥們新消息並不多,偶爾有新消息,也大多是在韓國有活動,或是舉辦線上見面會的活動,這次也是在群內提早知道除了有粉絲見面會的活動外,會長拿出多年專業,為了佑赫歐巴,號召大家出錢或出力,讓歐巴及歐巴的團隊,感受台灣粉絲的支持與熱烈歡迎歐巴來台灣。

這也是我第一次且完完整整,體驗到一日粉絲應援活動,原來是這樣的感覺啊。尊重並支持喜歡自己的偶像,完完全全可以體會他們,為偶像付出時間與精力或是金錢,我自身已退下變成路人粉,所以今天的一日應援團,內心覺得有點格格不入,像隔了一層玻璃一樣,在看戲台上的人演出,這種感覺好奇妙哦,但突破這個舒適圈,非常有趣,平時遇不到這群可愛又瘋狂的粉絲朋友們,這也是人生的一個新體悟。

應援,不是我這個傻人想得這麼簡單,以為只要當場去舉個牌子,這樣就好,事情規劃超級完整,我記錄一下大概內容:

粉絲應援活動

有錢有關

  • 事前募資
  • 算錢、對帳、核銷
  • 事後寄送感謝物資

應援物資(to 藝人及工作人員)

  • 買什麼、送什麼
  • 送給誰,有幾位
  • 物資送到哪、幾點給誰、對接窗口連繫

應援設計

  • 需要什麼應援品
  • 哪首歌要應援什麼
  • 哪些位置要放不一樣的應援物
  • 粉絲應援口號

事前影片規劃(如果有的話)

  • 影片收集
  • 影片剪輯

人力調度

  • 人力調度
  • 事前人力安排
  • 應援日人員調動
  • 現場應援物資發放並離場回收

文繁不及備載,光在旁邊看的我,就感受到這麼多工作要做,還要面面俱到,感受到會長的壓力與爆肝了,可以完成一次應援,背後真的有無數人的心血與無條件支持(真的都來做義工的)。工作人員必須事前開會,順流程、問題發現並討論如何解決,再找出新的問題,記錄並當天提醒每個時段要做些什麼,每個工作有對應的小組長,現場機動調整,我真的再度驚嚇並驚訝,原來粉絲應援活動都這麼專業了嗎?

轉眼間,就來到了活動當日,事前就先確認好三創星巴克營業時間,點上飲料了,先完成手工作業,透過聊天,認識夥伴了解本命,聽他們分享,都怎麼追星外加更加認識粉絲應援活動,都怎麼做?做些什麼?當天跟朋朋們聊天,真的震碎我的三觀,我手上有記錄下這一些:

粉絲文化

保全互動

粉絲不僅認識舞群,連藝人身邊的保全也認識,保全也認識固定追星的粉絲。

舞者應援

厲害的粉絲,甚至能夠與藝人的舞者建立聯繫,舞者也會收到粉絲提供的應援物品,舞者自己也有出應援物。

優惠買票

偶像每次出專輯,都會舉辦一些特殊活動,像是買專輯可以抽簽名會,或是像見面會,透過抽獎,抽出不同的福利,可能是擊掌,可能是一對一拍照,或者可能是五人合照之類的。粉絲會一次買很多張票,就為了拿到最好的福利,在臨近見面會之前,開始拋售福利相對不是這麼好的票,如果只是想要看偶像,就可以去撿這種優惠票價。

應援文化源自台灣

應援文化最早由台灣的 Super Junior 粉絲發起,並傳回韓國,隨後在韓國被進一步發揚光大。

應援牌與字卡

現在常見的應援牌、字卡等粉絲支持活動,最早都是由韓國偶像團體的粉絲群體引領並普及的。

應援要提早申請

如果活動是在 3/1 舉辦,台方公司一個月前,會在 ig 上徵求粉絲應援,限時前提出申請書,你要什麼應援,必須要經過台方的審核,審核過才可以執行,見面會上播放的影片也是要提早送交並審核,才允許播放。

寫了什麼應援物資,就不能改變

當天,忘記是因為什麼原因,物資表寫了美式冰咖啡,就只能是美式冰咖啡,不能升級成冰拿鐵,非常的嚴謹。寫了小潘鳳梨酥,就不能換佳德鳳梨酥。

一日後援會工作人員雜想

哇!真的是第一次感受到完整一套的粉絲應援活動,原來是這種感覺啊!如果出錢或出力,我想都還沒到震碎我的三觀,大多就是可以想像中的粉絲應援活動,但沒想到,最震碎我三觀的,卻是伴手禮文化,這該怎麼說呢?如果粉絲準備台灣名產,送給來台灣的偶像、舞團及韓方工作人員,我可以認同並想像得到,台灣是好客文化,一定要裡子面子通通做足。

給予韓方工作人員伴手禮和食物是粉絲表達心意的一種方式,因為粉絲認為善待工作人員能夠讓他們對藝人更好。但沒想到的是,原來事前送禮,也包含了台方工作人員啊,因為送出去的東西,包含了食物及伴手禮,我知道台方工作人員也辛苦,應援會想的應該就是一視同仁吧,我自己不能理解就是了。

參與了完整的一日工作人員後,很多事我自己感覺並不合理,像是應援提供的食物,是由應援會募資粉絲買單,粉絲算是分母,一起分攤給工作人員吃東西的費用。後援會工作人員,分攤台方公司應該要出的人力及物力,粉絲怕台方賠錢,之後不再邀請韓方來台嗎?可能是沒有關注自己募資的錢,有花哪些地方了吧。覺得做這些是”應該“,變成理所當然的現象,因為不是這圈子的人,而無法理解的吧!我剪輯一支一日後援會工作人員 reels,可以去看一下到底做了哪些工作。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